范仲淹就当了一年的苏州知州,就被赵祯以治水有功为由,调回了汴梁。
这事儿,摆在其他历史时期,确实很少见,毕竟就一年的时间,能干出什么大的业绩来?!
就拿苏州府来举例,范仲淹提倡的五河疏浚工程才刚刚开了个头,还没到正式完工的时候,工程也没有再次接受梅雨季的考验但在赵祯的眼里,范仲淹就已经是治水有功,急着要把范仲淹调回汴梁了。
这种事儿,在大宋,尤其是北宋仁宗朝,可就太常见了。
就连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也说滕宗谅“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滕宗谅也是用了一年时间就治理好了巴陵郡。
这话能信?!
当然,范仲淹这么说,主要是为了替滕宗谅开脱,毕竟那时候滕宗谅卷入了“公使钱案”
里。
而如今范仲淹的“治水有功”
,那也不过是赵祯要调范仲淹入京的一个借口而已。
北宋前中期,这种随便找理由调动中高层官吏的情况很多见,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算是北宋前中期的政治惯例。
要讲清楚这里面的复杂情况,那估计说起来就有些没完没了了又会被人诟病写论文,水字数的。
简而言之,北宋前中期官员来回调动,还真的不是北宋皇帝闲着没事儿瞎折腾,这不过是北宋流官制度的体现,为了避免出现地方坐大,重现五代十国地方割据局面的一种方式而已。
但好在,大宋的官家们,到底还是知道轻重的,这种来回调任的流官,只在大宋的中高级官员之间进行,底层的地方治理官吏,还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在执行的,三到五年一个任期,没有足够的政绩,一般是不会轻易提前调动的。
而范仲淹的这次调动,就是这样的情况赵祯一直盯着这位“天下人望”
呢。
当初把范仲淹贬官的理由本来就不充分,当时范仲淹身为言官,弹劾废后是他的职责哪有因为官员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反而把人给贬斥了的?!
赵祯的性子就是如此,哪怕当时在气头上下了诏书,但等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他自己都心虚着呢。
现在一看范仲淹终于是做出了点政绩来了,有了借口了,那就赶紧的把范仲淹给调回来吧,这样的人才,不能浪费在地方上。
总而言之,范仲淹要被调走了,回汴梁去,当国子监的常务副校长。
这明显是个过渡的职位,赵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给范仲淹做,所以才让他干这事儿,估计到了汴梁,范仲淹的职位还得再换。
不过对苏州来说,范仲淹就要走了,有太多的人,舍不得他。
别看范仲淹到任的时候不情不愿,但他在苏州这一年,先是帮着苏州建立了郡学,请来了大儒胡瑗当山长,又亲自治理水患,主持五河疏浚工程范仲淹为苏州百姓做了什么,苏州的百姓最清楚不过了。
百姓看人最质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自内心的喜欢谁。
因此,按照惯例,苏州百姓给江南东路转运使写万民信,请求范仲淹留任这封信,可不止一万人签字画押。
别的地方,也许就是走个过场,但苏州百姓,是真的希望范仲淹留下来的。
甚至连顾深,也有点想劝范仲淹留在苏州算了那么辛苦的颠簸磨砺,最后搞個庆历新政,不到两年就彻底被废止了。
图啥呀!
!
...
别人快穿都是绑定系统,虐渣打脸,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缘浅快穿,却是走上了寻找系统,捕捉系统,与系统撒泼耍赖的一条漫漫不归路。嘤嘤嘤当系统亲自化身为各个位面黑化男神,坑她,撩她,欺她,爱她该如何缘...
...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
体育大学教授穿越到了1929年,成了一个逃难来沪的十五岁少年。在这个时代,100米跑11秒就能拿到世界冠军跳高还没有发明背越式技术乒乓球还没有弧圈球篮球运动员还不会跳投足球是五个前锋。也是在这个时代,...
日更,每晚九点,不定时掉落加更,偶尔会晚,有事会挂请假条前世,姜瑶瑶是最年轻的金厨奖得主,社会名流高官政要都对她的菜赞不绝口,风光无限。一觉醒来,她穿进仙侠世界里,成了吃啥都不饱的小乞丐,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