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辨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中秋,教治兵。”
现在也有的写作“仲秋节”
,严格地说应为“中秋节”
。
因为“仲秋”
所表示的时间概念是秋天中间的整整一个月。
《古今图书集成》用“仲秋部”
记载整个的阴历八月,用“中秋部”
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
对此,明人徐炬《事物原始》引唐诗人欧阳詹《玩月》序云:“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
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诸月数,则蟾兔圆,故曰‘中秋’。
言此日为三秋之中也,又谓之月夕。”
[27]
历史沿革
先秦起源
中秋节是由天子夕月、秋社、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它起源于先秦,最后定型于唐朝。
夕月即古代天子秋分祭祀月亮。
《周礼·春官宗伯·典瑞》郑玄注:“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27]《周礼·天官·家宰》云:“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
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
《周礼·春官·宗伯》亦载:“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周礼·夏官·司马》又曰:“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
上述几处所述“中秋”
应为农历八月,即秋天的第二个月,亦即“仲秋”
,虽与后世之“中秋”
定义略有不同,但一则足见先秦时代已有渊源,二则可知“中秋夕月”
乃先秦天子祀天之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