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也瞪了他一眼:“就是,大军出发时再调他也不迟,咋咋呼呼地也不怕人笑话?”
回过头来又对子贡说:“先生果然是个人才,就留在军中当个某士吧,打了胜仗,寡人不会亏待你的。”
子贡赶忙施礼:“谢大王栽培之恩,可是臣一介书生,不懂军事,在打仗上效不了力。”
“不用你去舞刀弄枪,出谋划策就行,我也好有理由封赏你呀。”
夫差虽然欣赏子贡,却不特别重视。
子贡倒挺谦虚:“那也得大王经常指教,譬如这作战,是不是计划得越周密,就越有取胜的把握?”
夫差笑了:“那当然,将在谋而不在勇,要不怎么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呢?这里的学问可大啦!”
子贡也笑:“那臣就班门弄斧,提出一个设想来请您评点。”
夫差来了兴致:“先生有何高见?说说嘛。”
“一孔之见而已,臣以为吴军的战斗力虽然是世界一流,但齐国是个老霸主,经过多年频繁战争的磨练,部队也具有相当的高素质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使我军不能轻易打败他,为了减少损失和有更大的取胜把握,您看是否可以布置一支奇兵?”
夫差的兴致反而更浓了:“奇兵?你们读书人也懂这一套?好啊!
你说怎么布置?”
“奇兵,当然要出其不意,悄悄地埋伏在敌后,当战斗进入决定性时刻,给他以突然的猛烈打击,使他们陷入混乱之中,协助我正面部队打垮敌军,您以为我的设想可有价值?”
“看不出先生在军事上还很有天赋,不过……”
夫差近乎嘲弄地问:“奇兵,可是有异于仁义,你的老师不会同意吧?”
子贡叹口气:“但‘王道’迂阔而莫为,既然面对战争,就只得干什么吆喝什么啦!”
伍子胥一皱眉:“此计虽妙,但远途奔袭混入敌后,却很难不被发觉。”
子贡适时插入:“臣建议启用勾践的越军。”
“让勾践去?你怎么会想到他?”
“这支奇兵的人数不能多,他恰有三千军;正如伍相国所说,千里设伏,非常危险,当年秦国百里孟明,就是在类似的情况下被晋军全歼。
吴军是主力,不应轻投险境,而越军便是覆没,又何损于大王?且人皆知吴、越相仇,一旦被发现,越军也可谎称是来助齐,比较能够得到信任,更便于从中举事。”
“如果到那时勾践真背叛我,又奈其何?”
“可以派一部分吴军去监视,再留下一部分越军当人质,他就不敢不俯首听命了。”
应该承认,子贡的这些建议都是站在吴的立场上,只对吴有利,使夫差不能不对他言听计从,当场拍板决定:“通知勾践做好准备!”
伍子胥急忙拦阻:“勾践乃诡诈小人,怎可放纵?一旦有变,再想控制他就难了!
起码也要把他拘在身边才保险。”
夫差沉起脸来:“寡人令行四海,以信服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否则岂不成了反复无常之辈?何以面对天下?”
看伍子胥被噎得脸红脖子粗,还瞪眼张口想再谏,子贡忙说:“相国所虑确实重要,大王令旨已下,也不可追回,为保万无一失,何不让太子率精锐镇守姑苏,监视会稽。
勾践果萌叛心,太子立即灭越,勾践无家可归,岂能久存?必为饿殍填沟壑耳!”
夫差这才转怒为喜:“好计!
干脆你就留下当客卿,寡人日后必要委以重任。”
子贡再次表示感谢,但:“臣此行本是奉师命为鲁求救,大王既已恩准,应当先回去复命以解家师悬念之苦,岂敢为求富贵而滞留不归?大王阙下人才济济,不缺臣这米粒之珠。
待大王胜齐之后必来投靠效力,只怕那时大王高居霸主宝座,就用不着臣这种驽才了。”
夫差哈哈大笑,子贡陪着笑,群臣更陪着笑,只有伍子胥不笑。
因为他已看出“争霸”
后隐伏的危机,为了吴国的安危,他不惜多次犯颜强谏,以致惹恼夫差视他为仇敌,却仍然阻止不了信任勾践和伐齐争霸。
伯嚭因父亲伯州犁被楚王所杀,逃难到吴国,靠伍子胥的引荐才登上太宰高位,与伍子胥本是莫逆之交,此时却为顺从夫差的偏执心理,而屡进谗言,终令子胥自刭,死于“属镂”
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