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婆子请进堂屋,又倒了两碗茶坐下,“你非要跟回来,是为着什么事?”
王媒婆怨怪地看了他一眼,揪着手绢子说:“还能有什么事?老爷您上回不是说要想想,可想清楚了?那边可催得急。”
陶老爹喝着茶没吱声,那王媒婆又说:“成不成您给个准话,人家也是真心求娶的,十两银子的彩礼满卢山镇打听打听,也是少有的。
若是嫌少呢,我再去说合,若是实在不愿意,我也好回了人家再去寻摸,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陶枝把药煮上后,就蹲到墙根底下竖起耳朵听着堂屋的动静。
陶老爹放下茶碗,拧着眉头说,“这婚事我们家应了。”
那王媒婆立刻欢天喜地的拍起手来,“好好好!
佳偶天成,功德无量啊!”
她眼珠子一转,又小心翼翼地问:“这婚事您是做得了主的吧?您夫人不过问?家中长辈可有意见?”
陶老爹板着一张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家还我还当不得了?”
王媒婆听他这么说,脸都笑烂了,手绢子一挥,连忙赔礼,“瞧您,想岔了不是,婆子也是一片好心。
老爷不知道,旁人家里总有些心宽的,男婚女嫁这么大的事儿,一家子没合计好。
说定了的婚事临了了又后悔,真是叫人白耽误工夫。
既然老爷是个说一不二的,那婆子也就放心了。”
陶老爹一听就明白了,冷哼道:“你吃这碗饭,自然什么样的人都碰得到。”
真要那么容易,那天下人也别种地读书了,都去吃媒婆这碗饭罢。
这话陶老爹憋在肚子里没说。
“老爷说得极是。”
她舒心地喝完一碗水,又说:“如今已是五月出头,家家户户都忙,徐家的意思是,先下了聘,秋收后就择个良辰吉日过门,您看可使得?”
“下聘他们徐家不过来人?”
陶老爹见徐家自己就把日子定得差不多了,心中有些不悦。
“来,当然来。
婆子我回头就同徐家娘子说,就约在三日后,您到时可得空出时间,若有变数婆子再亲自登门。”
王媒婆说到这,就起了身。
陶老爹起身送了送,又转身回了卧房带上了门。
陶枝听得真切,再有三个月她就要嫁人了,嫁给那个徐二。
婚事就这么定下了?
总给她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陶罐里的药煮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