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言辞谦和,令人见之难生恶感,苏诲亦不例外,于是对他拱手道,“在下苏诲,本科举子。”
“沧州郑绍,字子引。”
苏诲猛然抬头,郑绍神色不变,依旧笑意温和。
“你……”
苏诲心中百转千回,这个节骨眼上竟遇见郑绍,不能不让他多想。
郑绍点头,“不错,我知你与向正心相识。”
苏诲低头看着茶盏,郑家虽是世代官宦,可到底也是寒族出身,他定不会是为哪个世家来说项的,那么他今日,到底是另有所图,还是单纯的爱才之意?
“与家祖无关。”
郑绍又道。
苏诲心中不无诧异,这些年他养气功夫做的不错,若他有意遮掩,常人定看不出他所思所想,而这郑绍却屡屡不问自答,当真不简单。
苏诲淡淡道,“若郑兄想劝他抽身退步,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哦?”
郑绍也不讶异,“他定是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我本就不曾打算劝他息事宁人。”
苏诲蹙眉,只见郑绍笑意清浅,可仔细看去眉目间隐隐有些忧虑。
“难不成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郑绍叹息,“实不相瞒,均田策一出,我虽觉得时机上很有些急躁,心中到底也是赞成的。
可后来我无意知晓了些内情……”
“我见向正心是要劝说他不错,我要劝他放弃科考,早日还乡。”
苏诲先是愣了愣,后又在心中默默回溯与向正心有关之事。
电石火光间,苏诲灵犀一通,禁不住摔了手中茶盏。
“难道……”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时间线在帝策和承平之间所以呢情节上也相当于这两者的过度
主线还是士庶之争也就是后来把小太子搞得半死不活的那事儿
想割袍断义结果搞成了断袖……
第22章好郎怕郎缠
见苏诲张皇模样,郑绍点头道,“我识得一裴氏的庶子,不瞒你说,正是他告诉我的。”
苏诲抿唇,“你做的不错,若我是你,亦会如此决断。
只是……”
郑绍与他对视,二人面上都满是苦笑。
“那向正心乍一看是个沉稳的,可论起心志,怕是比坚钢都硬上几分,我看他此番赶考,本就不是为了功名,恐怕就是来找晦气的。”
苏诲微微侧头,眼中寒光凌冽。
郑绍叹息,“许是我多管闲事罢,只是我以为虽说这几十年士庶间的嫌隙已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可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实在不能再内斗下去,不瞒苏兄,圣上今日朝会已下了旨意远征突厥,以嘉武侯独孤承为大将军,靖西王亦要率凉州军合兵。”
苏诲若有所思,“这是倾举国之力,毕其功于一役啊。”
“这个时候,怎么能为圣上添乱?”
郑绍反问道。
郑绍当真颇有乃祖之风,难怪郑家能历经数次变乱而岿然不动。
苏诲长叹一声,“若是一日之前,恐怕我还能帮得上些小忙,无奈如今……”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