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86章(第2页)

小悠:“三公?这又是什么东西?”

大姑:“三公,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但具体是哪三个官职,各个历史时期说法不一。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

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

东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西汉初承秦制,中央的最高官职仍是丞相和太尉,可见汉初和秦一样,也并没有并列的三公,不过一般还是沿袭旧号,把最高官吏称为三公。”

小悠:“也就是说,汉代朝廷里最高的三个官职分别是: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

07号汉武帝继位之初就把丞相和御史大夫都给换了,怎么只留大司马没换人呀?”

大姑:“换了!

只不过那时不叫‘大司马’,而是称为‘太尉’

西汉初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司马。

《后汉书-百官志》中明确大司马乃汉武帝为卫青所重置。

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大司马,以取代太尉之职。

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武帝驾崩,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汉武帝遗诏,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共同执掌朝政。

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三公中的丞相地位急剧下滑。”

小悠:“这么说来,霍光之前,大司马或者说太尉的官职和丞相一样大,但实际地位没有丞相高,所以汉武帝继位之初最大的官是丞相无疑。

但太尉又是个什么官?跟御史大夫相比,哪个官大呢?

大姑:“‘太尉’之名在现存文字记载上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作为官名,源于‘国尉’。

秦统一以后改称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与掌政务的丞相共同负责国家政务。

但因太尉权势过重,故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

西汉初沿袭秦制,但其时太尉或置或不置,大抵有事则置,事毕则省,其地位犹如皇帝左右的最高参谋长。

也有观点认为,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等官职。

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大司马大将军以代太尉。”

小悠:“也就是说,在07号汉武帝继位之初,这朝廷最大的文官是丞相,最大的武官则是太尉。

那时,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肯定是比丞相官小,但跟‘太尉’相比,官位比‘太尉’小,但因为太尉职责主要在军事方面,而且有事则置,事毕则省,并带有虚位性质,所以一般情况下,日常事务中御史大夫的话语权可能要高过太尉,是吗?”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