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丁进口之余,吃饭的嘴也变多,日用陡增。
家道贫寒,小童也得当壮丁用,九岁的李勖便背上柴刀、穿上草鞋,日日出门去江中小洲上伐荻砍柴、贴补家用。
如此直到十六岁入北府从军,十年之间随大军辗转南北,戎马倥偬之间,再不曾有机会重拾书本。
如今他从小卒一路升至四品建武将军,案牍之事陡增,愈发觉得腹中墨水捉襟见肘。
迎亲那日所受的羞辱虽已化解,却也再次提醒了他,徒靠一身勇武终是难成大器,即便是不能学成个出口成章、挥笔立就,也须得过得去,足够应付日常之用。
因此,趁着这些日子清闲,他便重拾笔墨,一点点学习读书识字,公文往来亦坚持不让温先生代笔,纵然写的难看又常常出错,也是坦然不以为耻。
只是,旁人如何看倒无所谓,忽然被眼前的小姑娘这般抿着嘴打趣,倒是令李勖一时窘迫,不知该说什么好。
韶音看着他这副模样,一下子想起了迎亲那日。
当时她故意刁难,要他以“蟾蜍”
为题作诗,他却说自己不会,说得可谓是理直气壮,怎么这会儿竟就害起臊来了呢?
眼见着高大威武的男子被她一句话弄得面色窘迫,韶音顿觉有趣,忽然便离了胡床,半跪在他对面榻上,胳膊肘支着书案,一面歪着头挑衅地看着他,一面缓缓抽出压在竹卷下那沓纸来。
她那挺翘的鼻尖几乎贴上了他的,琥珀色的明眸含着狡黠之色,牢牢地锁住了他的视线,笑语之间,一股淡淡的馨香幽幽地扑到他的面上。
李勖浑身燥热,一股异样的感受自尾椎延伸至下腹,令他几乎坐立难安。
“行不行嘛?”
少女的娇声里带着三分蛮横,听起来一如大巫手中摇晃的金铃,悦耳又令人着魔。
李勖怔怔地看着她的唇,“你说什么?”
“我说,你这字毫无章法,乱如狗爬,写得太难看了!
若是你信得过我,不如每晚回府让我教你,不出一年,保你技压……三军、艳冠群雄!”
韶音这话倒不是吹嘘,她读书写字自在家中垫底,可是耳濡目染多了自然熏陶出了好底子和好品味,写诗作赋可,谈玄论道亦可,在建康城中那群衣冠子弟中都能糊弄个七七八八,教李勖更是不在话下。
眼前的将军似是已经窘极,只看着她不说话,她又说了一遍,他方才如梦初醒一般,轻声答了句,“好,那就有劳你了。”
正在此刻,门口忽然传来踢踏的脚步声,把守的门卒进来通传,“报!
温衡、卢锋、祖坤、褚恭等人前来拜见夫人。”
李勖坐直了身子,清了嗓子沉声道:“请他们进来。”
韶音随着他走出书房,便见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和七八个披甲壮汉已垂手侍立于明堂之中。
李勖似是对那位中年儒生颇为敬重,当先携着韶音走到他跟前,笑着与她介绍道:“这位是温平机温先生,如今一肩挑着军中主簿长史数职,实是我的良师益友,昨日为你诊病的温*嫂正是他的夫人。”